遠 古 時 期 至 周 代
傳疑時代
夏商周
秦 漢
魏 晉 南 北 朝
三國時代
西晉
東晉
南北朝
隋 唐 五 代
宋 元 明 清
北宋
南宋
當 代
中華民國
中華人民共和國
遠 古 時 期 至 周 代
傳 疑 時 代

燧人氏
傳說中人工取火的發明者。相傳遠古人民「茹毛飲血」,他鑽木取火,教人熟食。這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,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。

延伸閱讀:
《人物中國歷史第一輯修訂版》
《中國神話新編1》

伏羲氏
神話中人類的始祖。傳說他和女媧氏是兄妹,相婚而生人類;後來他們禁止兄妹通婚,制定婚姻制度。伏羲氏又教民結網,從事漁獵畜牧。這些均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血緣婚進步到族外婚,以及開始漁獵畜牧的情況。傳說他又畫「八卦」,成為後世文字的起源。


神農氏
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。相傳遠古人民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,他發明「耒耜」(木製的翻土農具),教民耕作。這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採集、漁獵社會進步到農業社會的情況。又傳說他曾嘗百草,發現藥材,教人治病。後人把他和發明「鑽木取火」的燧人氏和教人「結網捕魚」的伏羲氏並稱為「三皇」。一說神農氏即炎帝。

黃帝
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。五帝之一。姬姓,號軒轅氏、有熊氏。相傳炎帝擾亂各部落,黃帝得到各部落的擁戴,在阪泉打敗炎帝。後來蚩尤作亂,黃帝又率領各部落在涿鹿擊殺蚩尤。從此他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。傳說古代有很多發明創造,如養蠶、舟車、文字、音律、醫學、算數等,都創始於黃帝時期。這種傳說雖非全部可靠,但是,黃帝時期確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發展時期。

延伸閱讀:
《人物中國歷史第一輯修訂版》
《人物世界歷史1 古代篇》
《黃帝戰蚩尤》

炎帝
傳說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領。原居姜水流域,後來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。曾與黃帝戰於阪泉,被打敗。一說炎帝即神農氏,或者是神農氏的後裔。


[ 頁首 ]


夏 商 周

姬昌
即周文王。商末周族的領袖,商紂時受封為「西伯」,意即西方諸侯之長,亦稱伯昌。曾被商紂囚於羑里(今河南湯陰北)。在位五十年間,周勢力日益強盛,發展為「三分天下有其二」的局面,為其子姬發滅商奠定了基礎。他死前吩咐兒子姬發誓滅商朝。周朝建立後,追封他為文王。


姬發
即周武王,周文王姬昌的兒子。周朝的建立者。他繼承父親的遺志,乘著商的統治動搖之際,聯合西南各族,率軍滅商,定都於鎬(今陝西長安縣西),並大封諸侯,以鞏固周朝的統治。


周公旦
西周初年的政治家。姓姬名旦,周武王之弟,因采邑在周(今陝西岐山北),稱為周公。曾助武王滅商,武王死後,成王年幼,由他攝政。出師東征,平定三監之亂,大規模分封諸侯,並營建洛邑(今河南洛陽)作為東都。相傳他制禮作樂,建立典章制度。


周成王
周武王之子,名誦,年幼繼位,由叔父周公旦攝政。周公東征勝利後,大規模分封諸侯,鞏固了周朝的統治。周公攝政七年,待成王長大後,便把政權交還給他。他和兒子周康王姬釗在位的六十多年間,是西周的全盛時期,據說期間四十多年不曾用刑罰,史稱「成康之治」。


武庚
紂王的兒子。周武王滅商後,自動退出殷都,封武庚為殷君,管理商的遺民,以圖籠絡。但武王同時在附近設立「三監」,監視武庚。武王死後,成王年幼繼位,周公旦攝政,引來三監不服。武庚乘機勾結三監,聯合東方夷族反抗周朝。結果周公東征平定叛亂,並把武庚殺死。


周平王 (?-公元前720年)
東周國王。名宜臼,幽王太子,申后所生。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周幽王後,他被申、魯、許等國擁立於申,次年東遷洛邑(今河南洛陽),依靠晉、鄭兩國夾輔立國。公元前770至前720年在位。

齊桓公 (?-公元前643年)
春秋時代齊國諸侯。姜姓,名小白。齊襄公弟。公元前686年,荒淫無道的襄公在齊國內亂中被殺,流亡國外的小白回齊取得政權,任用管仲進行改革,國力富強。以「尊王攘夷」為號召,幫助燕國打敗山戎;營救邢、衛兩國,制止了戎狄對中原的進攻;聯合中原諸侯進攻蔡、楚,和楚國會盟於召陵(今河南郾城東北);還安定東周王室的內亂,多次大會諸侯,訂立盟約,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。

延伸閱讀:
《人物中國歷史第一輯修訂版》
《春秋五霸》

宋襄公 (?-公元前637年)
春秋時代宋國諸侯。姓子,名茲父。齊桓公死後,他與楚爭霸,一度為楚所拘。公元前638年伐鄭,與救鄭的楚兵戰於泓水(今河南柘城西北)。楚兵強大,他卻講求「仁義」,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與之交戰,結果大敗受傷,次年因傷重而死。


晉文公 (公元前697-前828年)
春秋時代晉國諸侯。獻公的次子,太子申生的弟弟,名重耳。獻公晚年,寵信驪姬,殺申生,重耳逃亡國外,後得秦助返國為晉君。他即位後,整頓內政,增強軍力,使國家強盛。曾平定周的內亂,迎接周襄王復位。亦以「尊王」相號召。城濮之戰,大勝楚軍。後在踐土(今河南滎陽東北)大會諸侯,繼齊桓公之後,成為中原霸主。


秦穆公 (?-公元前621年)
春秋時秦國諸侯。嬴姓,名任好。任用百里奚、蹇叔、由余等為謀臣。曾擊敗晉國、俘惠公,滅梁、芮兩國。晉文公死,穆公乘機東進滅鄭,為晉軍敗於殽(今河南三門峽東南),轉向西面發展,攻滅十二國,稱霸西戎。


楚莊王 (?-公元前591年)
春秋時代楚國諸侯。即位後,大力整頓內政、興修水利,國力大盛。派人詢問象徵周天子權威的九鼎的輕重,有代周之意。後在邲(今河南滎陽北)大敗晉軍,陸續使魯、宋、鄭、陳等國歸附,成為霸主。


孔子 (公元前551--前479年)
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先代是宋國的貴族。傳至孔子,成為魯國的平民。父早亡,由母親撫育成人。魯國是最重周代禮法的地方,耳濡目染之下,孔子年幼時便好禮。十五歲立志向學,所學的就是禮。二十歲出任為委吏(司會計)和「乘田」(管畜牧)。有機會閱覽官府藏書,對周禮更有心得。當時很多小國都相繼被滅亡,原來的貴族淪為平民,在民間講學,於是私學漸興。孔子也設壇授徒,以「有教無類」(不分貴賤都收為徒)為教學宗旨,其學生有貴族之後,如子路,也有貧困之士,如顏回,後來都成了孔子的得意門生。他在魯國曾官至大司寇(主管刑法的最高官職),不久辭職,周遊列國希望得到國君重用,但各國君臣都不耐煩聽他的仁義之道,只知互相攻戰,由五十五歲至六十七歲的十四年,終不見用。他只好回國專心講學。他共有弟子三千,兼通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六藝的有七十二人。
孔子晚年除致力教育外,更整理《詩》、《書》等古代文獻,並把魯史官所記《春秋》加以修刪,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。
孔子學說的重心是「仁、義、禮」和「忠恕」,個人須達至「復禮歸仁」;政治上則強調「德治」、「理分」,只要每人盡力做好本有的責任,如此便能重建社會秩序。他承接先代的重禮治術而開後世重禮的處世法則,承先啟後成為儒家之祖。他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家、平民教育家和知識分子。他的學說雖然有部分已經不合時宜,但大部分理論還是極有價值的;而他主張「有教無類」、「學思並重」、「因材施教」等,更被後世稱為萬世師表。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論記錄在《論語》一書中。

延伸閱讀:
《人物中國歷史第一輯修訂版》
《孔子的故事》

墨子(約公元前468前376年)
春秋戰國之際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。墨子名翟,宋國人(一說魯國人),他早年曾學習儒家,但後來不滿禮制的繁瑣,遂提出「兼愛」(互愛)、「非政」(反對戰爭)、「節用」和「節葬」等主張,創立墨家學說。墨子以身作則,過著儉樸、刻苦的生活,又憑自己出色的軍事技術,與弟子禽滑釐等協助小國守城,有一次更日夜兼程趕赴楚國,勸服楚王停止攻宋。墨子坐言起行,使墨家學說盛行於戰國時代,與儒家並稱為當時的「顯學」。現存《墨子》五十三篇,記載了墨子和他弟子的言行,是探討墨子生平和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。


孟子 (約公元前372-前289年)
孟子名軻,字子輿,戰國時鄒(今山東鄒縣)人。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,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體系,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一個重要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。曾游說於梁、齊、宋、滕、薛、魯等國,因其學說「迂闊」,不為列國統治者所用,退而著書立說,教授門徒,與弟子公孫丑、萬章等記述了他游說列國與諸侯及時人問答之語,作《孟子》七篇。孟子承襲了孔子的思想,提出「性善論」,進一步解釋善乃植根於心性,是「不慮而知」的「良知」;他將孔子「仁」的思想發展為「仁政」學說,要點是使人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,並輔之以道德教育。他還主張以德服人,反對霸政。又提出「民貴君輕」的民本思想,由此限制君權。孟子的政治、哲學學說,對後世有顯著影響,被統治者推尊為「亞聖」。


荀子 (約公元前313-前238年)
荀子名況,趙國人。齊宣王招天下著名學士來齊國,居稷下,食大夫祿,號稱列大夫,著書議論,不治政事。齊湣王時,稷下學士更盛,多至數萬人,齊湣王晚年,荀子到稷下遊學。當時齊將敗亡,列大夫離齊散去,荀子南遊楚國。齊襄王時,稷下士又盛,荀子回到齊國,被尊稱為卿。後遭讒,離齊至楚,春申君任荀子為蘭陵(山東嶧縣東)令。荀子又遭讒,離楚至趙,在趙孝成王前議兵。離趙至秦,見秦昭王與秦相范睢。離秦歸趙,又至楚為蘭陵令。前238年,春申君死,荀子失官家居,著書數萬言,死後葬蘭陵。
荀子批判並總結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,提出「制天命而用之」的人定勝天思想,強調人力能夠征服自然。又認為人性生來是「惡」的,「其善者偽也」(偽是人為的意思),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,與孟子的「性善」說相反。荀子很重視「禮」,強調禮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可以起重要作用;但也認為有必要使用刑罰,主張結合禮、法統治天下。在經濟方面,提出強本節用、開源節流等見解。著有《荀子》三十二篇。


老子
道家學派的開創者,又稱老聃,姓李名耳,春秋末楚國苦縣(今河南鹿邑東)人。曾任周朝的史官,管理王室藏書。相傳《道德經》(亦稱《老子》)一書,即老子所著。《道德經》認為,各種事物都有對立面,如有無、生死、貴賤、高下、強弱,都是對立的雙方;但對立的雙方又會互相轉化,所以說:「禍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禍之所伏。」他主張「無為」,心靈不應沉溺於相對的世事,應讓心靈得以解放。老子也主張無為而治,希望社會退回「小國寡民」的原始狀態。老子學說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,後來唯物、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。


莊子 (約公元前369-前286年)
戰國時哲學家。名周,宋國蒙(今河南商丘縣東北)人。曾出任蒙地方的漆園吏。家貧,曾借粟於監河侯(官名),但拒絕了楚威王的厚幣禮聘。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「道法自然」的觀點,認為「道」是無限的、「自本自根」、「無所不在」的。一般人所追求生命長短、知識多少等,其實都是相對而已,只是人的成見看世界的結果。因而人應抽離事物,讓心靈釋放,達到「逍遙遊」的境界。著作有《莊子》(一名《南華經》)。

[ 頁首 ]